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5的文章

風門的一點疑惑與心得.....

圖片
之前因為裝了功率較大的抽風機,導致生豆在烘焙的過程中被吸走,堆積在集塵桶中;主因當然是因為抽風口設置在烘焙桶後面而非正面,抽風的效果雖佳,卻因為咖啡豆在攪拌過程中跳動接近出風口而被吸走。 當時想到的解決方法有幾個: 第一是出口風管要做斜度,使咖啡豆即使被吸走,也會因為重力而沿著風管落回烘焙桶內。 第二是攪拌葉片的調整,烘焙桶後方的攪拌葉片要調整為攪拌時,咖啡豆不會完全被拋到接近抽風口。 第三是風門的大小,風門的入口大小與出口大小都會影響抽風的效率。 一般入風口的口徑會略小於出風口,個人猜想原因是為了增加抽風的力道,這樣烘焙時,銀皮一但被拋到空中,就會被抽走;討論到抽風力量的大小,也可以在出風口做文章,抽風機功率太強,要稍微減弱的一個辦法就是在風管出口加裝濾網或是把風口口徑轉小,同樣的空氣流出,如果出口不夠大,抽力再強也會被限制住。 然而市面上的機器通常接到集塵桶,集塵桶的出口口徑比較大,在抽風機抽出的空氣擠壓下,將集塵桶內的空氣擠壓出去,這也是一種使烘焙桶內溫度遲滯的方式(保溫),可是在抽銀皮時要盡可能在短時間內將銀皮抽出,這樣一來抽力的加強除了風門外,風管的口徑也得事先計算。 有另外一個方法可以將上面的問題的影響降低,就是加大烘焙桶的口徑,然而烘焙桶口徑加大的同時,也會倒入更多的咖啡生豆,同時又得考慮到熱衝力不足的問題,於是500公克的烘焙量又會往1~2公斤的容量發展..... 又是個本末倒置的狀況.....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

對於小型烘豆機的一些碎言

圖片
烘豆機做到現在,雖然是興趣使然,其中也學到不少東西,尤其是近來北歐烘焙的盛行,促使個人對烘焙機的看法有許多改變。 不如以往對於烘豆機的刻板印象,由商業豆進入到精品豆,烘焙的經驗與對於機器的熟悉已經成為一個瓶頸,有時容易陷入以往的經驗而無法自拔。 小型烘豆機要達到應付各種容量各種烘焙曲線各種環境,頗有過猶不及之感,因為整體設計下來會發現材料的成本已經可以製作更大容量的烘豆機,成本的接近與容量的考量總是使人掙扎。 這時就會考慮,是否要自行製作? 如果從興趣的角度出發,當然DIY無可厚非。 如果從販售的角度出發,成本與售後服務是最大考量。 經常幫朋友做一點能力可及的維修與改造,最近聽到最有趣的案例是,進口的小型烘豆機出了問題,要送修,廠商的回應是,因為進口商倒了,所以無法維修。 這種理由消費者可以接受嗎? 就我個人而言,至少要有一點誠意,先了解機器的問題,並提供進口商的狀況,提出維修的價格,讓客戶決定要不要修理,以這類小型產品而言,畢竟以價格優勢與產量來取得利潤,維修與服務就成了最大的成本,可是這一點就要斟酌了。 理所當然廠商也有難度,然而台灣多數中間商秉持有問題找上游,上游消失了呢? 好像問題也就消失了。 所以一切的問題根源就是上游....... 之前豐田汽車因為零件有問題大量召回,造成莫大風波時,日本當地的經銷商卻是積極通知客戶回廠檢查,並自行舉辦活動撫慰客戶。從這一點看來,經銷商很明確的承擔了自己的責任,而非將所有的問題都拋回原廠。 由於本身僅是因為興趣才開始製作烘豆機,在尋找零件廠商的過程中才發現,國內廠商的青黃不接與斷層,比較直接的影響就是研發的不足,更不用說行銷資源的問題,加上大環境的壓力,更多年輕人的外移,造成惡性的循環。 也許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

直火烘豆機........V1.1

圖片
根據上一臺的一些小缺點再改善.....(好像改善不完) 重力錘的加重,溫度計縮短0.5公分,攪拌葉片的細修正,冷卻風扇的改良,抽風扇的位置等等。 正面照: 背面照: 冷卻盤的改善: 拿起冷卻盤的樣子: 總而言之,可以進入下一步:生產成本的評估與外觀的修正。 簡單的說,外觀的修正,就是將所有的零件包起來,可以看到的線全部藏起來,控制盤與本體合體是重點,然後重新計算成本,再來考慮有沒有銷售的機會.......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