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g烘豆機的出發點。
烘豆機的結構說來並不困難, 最困難的是設計過程中需要投入的各種技術所需的經驗成本,例如: 一個螺絲孔,該用哪種規格?英制還是公制?攻牙前的開孔孔徑? 使用的工具? 這樣去思考的話,先討論自身所具備的技術再去思考如何設計, 慢慢的就會出現許多條件。 以一台烘豆機來說,花錢買是最快的。 但是從最難的價格的限制角度來說,總是會出現" 黑鐵一公斤才多少錢?"的奇妙聲音,鐵本身並不貴, 貴的是把鐵成形的過程所需的成本。 單純用"鐵一公斤才多少錢?" 這一句話來涵括整個加工過程很明顯是太粗暴了。 本人從烘豆機的設計開始, 提供參與者烘豆機設計的概念並實際參與加工組裝的過程, 參與者需七個工作天一同討論與製作烘豆機, 每一位參與者需支付新台幣12萬元的費用, 計畫完成後即可獲得自己加工組裝的1kg烘豆機一台: 1.烘豆機設計的開端。6小時 1-1.烘焙量 1-1-1.烘焙桶的尺寸 1-1-2.烘焙桶的固定 1-1-3.半熱風、直火 1-1-4.烘焙桶攪拌葉片 1-2.烘焙形式 1-2-1.半熱風 1-2-2.直火 1-3. 烘豆機外形 1-3-1.一體成形 1-3-2.工業風 2.烘豆機的結構。6小時 2-1.烘豆機的主結構。 2-1-1.正面結構 2-1-2.側面結構 2-1-3.底部結構 2-2.火排的選用。 2-1-1.傳統火嘴(一) 2-1-2.傳統火嘴(二) 2-1-3.傳統火嘴(三) 2-1-4.新式火排 2-3.抽風的設計 2-3-1.內風管 2-3-2.外風管 3.底座與冷卻盤的設計。6小時 3-1.底座的設計。 3-1-1.底座的用途 3-1-2.底座與冷卻盤的設計 3-2冷卻盤的設計。 3-2-1.冷卻盤的尺寸 3-2-2.冷卻風扇的選用 3-2-3.攪拌葉片的設計 4.烘豆機控制面板的設計。6小時 4-1.溫度顯示。 4-1-1.PID的選擇 4-1-2.溫度針的選擇 4-2.開關 4-2-1.開關的選用 4-2-2.開關的配置 4-2-3.保險絲 4-3.面板的配置設計 5.烘豆機組裝(一)。6小時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