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9的文章

2019年10月19日,討論

2019/10/19,上午的討論: Q:這次在豆子因爲處理法...日曬、水洗...密度高低..豆子大小...所造成的進程不同...有感觸.. 也一直的思考你在說的... 瞭解生豆特性的重要是什麼? A:這點很重要啊,畢竟同一招沒辦法適用在所有女人身上.....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一種烘焙方式只適用於一些類型的生豆 Q:先前都以時間考量為主...@@ A:換個角度思考, 時間短→升溫快→豆體纖維強:高海拔 酸味明顯→水分多:水洗 發展完整→豆體小 所以希望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烘焙,保留一定的酸味,並發展出足夠的風味,前提是生豆的條件,而根據不同的生豆去調整烘焙的方式,也是應有的作法。 Q:真的咧…裏頭逐一細節…真是多要考量。 降低一爆溫度?有什麼建議?風門關小一點。讓爐溫壓力變大,讓一爆提前嗎? A:這是一種做法,可以多想想有多少方式可以降低一爆溫? 影響一爆的因素有哪些? 1.豆體的纖維密度  2.含水量  3.溫度  4.壓力 每個因素的變因? Q:假設…PROBAT 1.2L進行烘豆: 若以剛才您說的一爆降低…我目前就可能會把風門關小。但如果這是新季豆,含水率多,是不是就在減點入豆量。 A:還有很多條件的設定, 像是:1.烘豆機的風門固定。 烘豆機無法調整風門的前提下,該怎麼提高一爆溫? 從第二點與第三點去探討 (1.豆體的纖維密度 2.含水量 3.溫度 4.壓力) Q:豆體小…密度高… 日曬豆…例: 果丁丁部份… 。 我遇到在前期的受熱就會相當快,豆子一爆溫度也往後很多… 溫度…是指利用下豆溫,來進行調整是嗎? A:為了避免豆體水分排出過多,較小的風門是必須的,但是烘豆機的風門是固定。 1.增加壓力:烘豆機的風門固定前提下,烘焙桶的空間壓力基本上很難變動,可以從如何降低豆體內部水分排出的方向思考。 所以一種方式:增加單鍋的烘焙豆量,豆量增加,烘焙桶空間減少,空氣的流量會有影響,變相的小風門;而豆量多→水份相對較多。 另一種方式:減少水分排出的時間→減少烘焙量,加快烘焙的時間。 Q:上次我玩了一次山茶花…下豆175,回溫97,開中小,受熱就相當快,至豆體變黃就很快了,一爆平曰183,但那次就延後到相當多度 192左右,就差不多我覺得毀了它了。@@ A:這兩種方式的優劣比較:  1.豆量多  優點:有效減少水分流失,升溫穩定,豆色

2019年10月閒話

就我來說,近來市面上的烘豆機主要是以Probat的烘豆機為基礎去模仿、改善的。 這導致大多數的烘豆機看起來沒有什麼差異,就像80年代的汽車工業,當時追求的是CP值(跟現在一樣),日本汽車才開始發展起來,要說有什麼特別的,也只在於部分車廠是美國的技術支援(代工),有的車廠是逆向工程(豐田→通用),技術基礎等級不同,車子能做出來就不錯了,外觀的講究當然要擺到最後。 當豐田成為世界上產量最高的車廠時,通用卻瀕臨破產,後來被收購。這一點也只能算是結果論。 CP值算是一個特色嗎?我覺得世界上不缺乏CP值的產品,缺乏的是特色。真要說CP值的話,Probat應該是最低? 台灣很多小烘豆機都有其特色,當然缺點也很多,然而硬要去把CP值作為一個特色,結果市場上會充斥著一樣的產品,去淘寶看看,應該會有很多一樣的商品,從照片上看不出個所以然,僅從價格上才能窺見一二,有沒有更便宜的,消費者唯一的想法,但是所謂的比較便宜應該是建立在功能都一樣、品質都一樣的基礎上。 消費者怎麼去比較市面上同類型的商品品質都一樣呢?基本上除非每種都買來使用並比較才能有些許的公平吧? 可這也造就了資訊流通的產業,業配文章的出現。這裡就不討論了。 很少有一個像台灣,可以容納並發展出各種小型烘豆機的環境,這是一個充滿創意的產業。 在以CP值為主打的消費者觀念之前,先從玩樂的心情開始吧,好好的欣賞各個烘豆機的特色與缺點,而非期待以國民車的價格去獲得勞斯萊斯的幻影。 ※當你買的起勞斯萊斯時,大概也不會自己駕駛吧....

DIY010的少量烘焙

烘焙記錄影片:https://youtu.be/b6jSCwM4_E0 關於少量烘焙,通常會建議注意烘焙室的蓄熱,常出現的狀況是烘焙室的蓄熱不足,這一點相較於辦熱風的直火烘豆機會比較明顯,而判斷烘焙室的蓄熱狀況需要一點經驗,建議參考的點是: 1.烘焙豆量 2.入豆溫 3.回溫點 4.回溫點到100度C的升溫速度 5.火力 基本上可以由上述五點構建出一個對烘焙室的蓄熱基本的判斷,首先建立一個前提,生豆進入烘焙桶內的前2~3分鐘主要的吸熱來源是由烘焙室提供,烘焙室包括了烘焙桶本身的蓄熱與包裹烘焙桶的烘焙環境,通常在直火烘豆機上,為了避免烘焙室內的蓄熱不足以提供生豆在初期的吸熱,高入豆溫與開火入豆是常見的處置方式。 入豆量較多,回溫點較低;入豆量少,回溫點高。 入豆溫高,回溫點高;入豆溫低,回溫點低。 回溫點到100度C的升溫速度,則是跟烘焙室的蓄熱有關,保溫的效果越好,蓄熱越高,初始火力也會有影響。 火力大,升溫快;火力小,升溫慢。 先來討論少量烘焙的定義,相較於烘豆機的最大烘焙量來說 (DIY010是1.2kg ),最大烘焙量的1/2以下都可以算是少量烘焙了,影片裡的烘焙量是300g的衣索比亞谷吉產區的日曬。 在避免烘焙室蓄熱過高的狀況下,這是第二鍋烘焙,影片裡的爐溫與豆溫基本上持平,入豆溫度是160度C,可以從影片裡觀察回溫點在 00:30 時降到78.7度C。 而接下來的升溫, 01:29  升溫至100度C,很明顯的升溫較快(以入豆→回溫點→100度C的過程不要超過3分鐘) ,這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所以可以判斷在這個入豆溫入豆量300g ,回溫點在75~80度C之間,升溫至100度C約在 01:30 是一個基礎數據。 因為豆量較少,所以風門基本上維持在20Pa,烘焙桶的轉速是42rpm。 接下來根據130度C、150度C等溫度點的升溫速度來決定火力大小,因為是日曬豆,存放得比較久一點,所以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烘焙完畢,可以從影片裡看到火力的調整時機與風門的調整。 可以做為一個烘焙上的參考。

CHY802U 與 Artisan的連線方式

圖片
MS6514汰換後,就烘豆機量測與紀錄而言,目前可以找到類似的產品是CHY802U,價格是貴了一點,但是除了沒得選之外 (價格 ) ,愛用國貨也算是一個點吧。 根據賣家的說法,CUY802U的偵測速度比較快,這一點在人類的感知上會不會有差?至少我是感覺不太出來,在曲線的繪製上應該會有差異吧? 總而言之,為了避免我未來 (絕對會) 忘記這個連線方式,還是默默的紀錄一下。 首先設定CHY802U本體: 1.在電源已關閉的畫面,同時按壓"Hi/Lo LIMITS"鍵及"電源"鍵至少六秒以上,如下圖所示: 2.按壓時,畫面如下圖: 3.按到六秒以上,畫面會出現 "00",再放開按鈕即可,會有嗶一聲,如下圖: USB的接線在CHY802U的底部,這不用教了吧。 接到電腦上的話,一般用Windows 10的話,大多有內建FT232R USB的驅動程式,Windows 8以前的系統就要自行安裝驅動程式了。至於怎麼安裝,先去Windows系統設定的裝置管理員看看有沒有抓到,有抓到的話,在Windows 10上是這個畫面: 只會顯示 USB Serial Port (COM10),連接埠上會在"USB Serial Port"後標示 COM,數字則是根據你電腦上使用的USB狀況而有所不同,記得是哪個COM就好。 ※沒抓到驅動程式的話,請自行搜尋如何安裝"FT232R USB"。網路上很多..... 接下來是Artisan的設定,這裡要選擇的是"Config"→"Device"→"Meter"的 "Omega HH802U": 確定後,出現下列視窗,預設的"Baud Rate"是"19200",而"Comm Port"則是選擇剛剛在裝置管理員的連結埠確認的"USB Serial Port (COM10)"。 確認後,就可以開始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