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設備的看法
對於辦活動時,偶有人會提出針對各大品牌烘豆機的問題,就我個人角度來看,無論從機體結構、攪拌葉片、加熱系統、電控系統、馬達軸承等等,最終的結論也只是要不要買而已,至於哪個品牌的CP值最高,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討論。 就討論到CP值來說,大概用120公斤的烘豆機去烘焙的CP值算是最高了,烘焙咖啡豆如果只考慮單位產出,通常我會建議就不要自己烘焙了,去賣場買咖啡豆算是最經濟實惠的方法。 如果還把烘焙技術、生豆品質、設備折舊等等考慮進去,自己烘焙咖啡豆這件事情所投入的時間、金錢,基本上就沒有CP值可言。 在一個沒有CP值的基礎上,討論哪種設備較佳,顯而易見是沒有太多的可討論性。 從台北到高雄,就CP值得討論來說,先去除走路與搭飛機的選項,單價最便宜的除了國光號,再來就是特定時段的統聯等交通手段,高鐵當然是最貴的,但是時間上就呈現很明顯的差異,你要用金錢換時間還是用時間換金錢,這就看當時的條件去做選擇了,最不划算的其實是自己開車,因為除了花費油錢、過路費、車輛的折舊保養、路上的交通事故風險、最大的成本就是駕駛人的時間,同樣的行進時間,駕駛人需要花費大量心力來確保車輛行進中的安全,這樣算起來自己開車事實上遠遠比搭高鐵還要沒CP值。 有人認為自己開車的自由度比較高,或是有人喜歡自己開車;單純從運載量來看,如果沒有運載一個數量或是體積的貨品,自己開車除了可以自行決定沿途可以移動的目的地外,真的就從CP值上是遠遠低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尤其只是一個人的移動時。 自己烘焙咖啡豆大概就跟自己開車移動一樣,就不要去討論超跑與高鐵的造價成本了,因為兩者提供的目的雖然都是移動使用的交通工具,對應的人數卻是大不相同。 難道自己開車的CP值極低就不能自己開車嗎? 這就得從開車本身的意義來討論,自行開車的兩大意義不外乎是為了工作、為了樂趣,這樣想來,自己烘焙咖啡豆如果是為了樂趣,要投入多少成本或是購置什麼設備,基本上就是個人選擇了,自己喜歡就好。 至於每台烘豆機都有其設計的方向與加工組裝上的不同,哪種較佳?就看行銷與銷售價格合不合你意了。就像買車一樣,哪種車較佳?就看你當時的條件與需求去決定。 硬要去比較烘豆機之間的差異?只要能烘焙咖啡豆就是烘豆機最主要的功能了,諸多小細節就看使用者自己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是優點,不能接受就是缺點。 ※交通還有一個CP值頗高的方式,就是蹭人家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