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0的文章

第一次爆裂的溫度......(續)

每台烘豆機都有其大概的一爆溫度範圍,當然前提是固定的烘焙量,拿12kg的烘豆機去烘1.5kg的生豆,一爆溫度就會較低或偏高。較低的原因是溫度針受到正面板的溫度影響,而偏高則是溫度針碰不到生豆。 通常先拿一鍋至兩鍋的瑕疵豆來試烘,重點在於了解這台烘豆機的基礎效能與一爆溫度點。 以一公斤的烘豆機來說,最好是 7~8 成的烘焙量,固定火力固定風門,至於要多大火力多大風門,由於只是測試烘豆機的基礎效能與一爆溫度點,大概都是置中即可。 入豆後,觀察入豆溫與回溫點,紀錄回溫點的時間,然後觀察回溫點上昇的RoR,大致上可以判斷出這台烘豆機的升溫效能,當然升溫快不表示豆子有吸到足夠的熱,可以藉由觀察130℃~150℃豆子的中心線狀況來判斷吸熱的狀況。 鍋體蓄熱強的與熱風強的烘豆機在這裡的差異性會蠻明顯的,以轉黃的速度來看,鍋體蓄熱強的烘豆機在這個階段較緩,熱風強的烘豆機較快;豆體表面的皺縮情況也會有差異。  150℃ 到一爆之間的RoR則是可以看的出來置中風門排氣的效果與該階段的熱衝力;從這階段與回溫點到150℃ 的階段去比較,可以察覺出烘豆機的鍋爐蓄熱效果,這部分考量的是進一爆後的操控性。 以上都是固定火力固定風門烘焙的觀察重點,而進一爆的溫度會因為豆量的多寡與烘焙時間而稍有不同,而採用固定風門與固定火力測試烘焙的狀況下,除非火力較極端, 7~8 成的烘焙量的一爆時間一般會落在 12~15 分之間,這表示該烘豆機的控制範圍有多廣。 確認了一爆溫度,一爆溫度較低時 (大概180~190℃),通常是進一爆的風門較大,可以在第二次測試烘焙時調小風門來確認一爆溫度。 而一爆溫度較高時 (200~205℃) ,則多是火力過強與風門太小,可以在第二次測試時調整風門火力。 更多時候會發現某階段的烘焙,一爆溫度都會偏高或偏低,這時需要從豆子的膨脹狀況與杯測來判斷,這是因為豆子本身?豆量?烘豆機? 大概就是這樣去試著了解烘豆機的性能。

第一次爆裂的溫度

咖啡豆烘焙的過程中,第一次爆裂與第二次爆裂都是很重要的烘焙度判斷點,近來流行的淺焙尤以第一次爆裂的過程最為重要。 然而,第一次爆裂的溫度,應該只是相對溫度而非絕對溫度,所以這個相對溫度會因為量測的位置與溫度針的材質、敏感度有關。 在大多數人眼中,溫度針插入烘焙旋轉的豆堆中,量出來的溫度就是豆溫,這種直觀的看法在烘焙過程中並不是說完全正確,但也談不上完全錯;量測體溫度的顯示是一個結果,而要把這個結果回推出烘焙的過程,得先考慮量測溫度點的誤差。 首先討論溫度針的敏感度,烘焙上採用的溫度針主要是K-type,在-20℃~400℃之間量測的精度可以達到小數點第一位,就烘焙的過程來說,也算是夠用了,一般K-type的溫度針主要由兩種不同金屬導線組成,量測點則是將兩種不同的金屬導線銲接,相關的資料可以自行上網搜尋。 通常該銲接點會由金屬管包裹住,來避免銲接點在量測過程中被量測物碰撞,而這就影響了量測的敏感度,因為包裹的金屬管越粗,對溫度的敏感度就越低,之前的溫度針實驗中,兩種不同的溫度針 (細速型Φ1.6mm、傳統型Φ3.8mm),高溫量測值 (190℃)時兩者誤差1℃,而在投入生豆後,回溫點誤差20℃。 因為溫度針鎖固在烘豆機正面板上,所以在溫度顯示上,160℃前主要是正面板的熱通過溫度針傳遞給生豆,該階段時生豆的溫度低於正面板;而在160℃後,生豆溫度逐漸接近並高過正面板的溫度,在溫度的傳遞上會造成感溫的差異。 接下來討論咖啡豆一爆的溫度,第一次爆裂簡略的說,是咖啡豆的組織經高溫脆化,且內部的壓力增大,造成爆裂,這個爆裂的過程就是累積熱量,內部壓力增大,超過脆化組織的承受,導致組織破裂,大量的壓力 (氣體)洩出。 影響一爆溫度的因素? 在機械式風門的烘豆機上,可以藉由風門來影響烘焙桶內部壓力,相較於咖啡豆的內部壓力,利用一爆前降低風門,增加烘焙桶內的壓力,來讓咖啡豆的外部壓力增大,提高一爆的溫度,另一種說法就是:讓豆體吸較多的熱才進一爆。 這種做法的優點就是可以有效的讓低溫焦糖化比例更高,也可以視為豆芯的溫度提高,豆芯與豆表的溫度提高,就結果來說,當然可以視為焦糖化比例更高,這種做法早期用在水洗豆較多,針對豆體較硬的高海拔豆都算不錯。 這同樣是有缺點的,一爆前降低風門雖然可以有效增加烘焙桶內的壓力,相對的也可能造成豆芯的溫度過高,一爆溫過度提高,這也是近來較多的高海拔衣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