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1的文章

成本後面的思維

圖片
這是2019年7月發布的影片,主要在介紹Probatone 5kg 這台烘豆機的一些規格,還有很多介紹烘豆機的保養等影片,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找。 從這個影片中可以看出,這台烘豆機裡光是安裝的電機零件就有多少,就我自己的角度來說,傳統滾桶式烘豆機做到這樣也不負這品牌的價格了。 可以算算光是這些電機零件的成本需要多少,還不包括設計、安裝、測試的成本,重點在於使用過程的安全、可控。 安全的時間是多久?這點很有趣。一小時的安全還是一年的安全甚至數十年的安全? 可控的穩定性? 雖然說同樣一件事情有很多種選擇,但是怎麼選擇就值得思考,而思考的基礎在於時間,設計都是在有效的時間內盡可能維持同樣的狀態,而這就是成本的基礎。 要使用多久? 這一點可以好好想想。  

DIY002 的 Re design

 當時設計DIY系列的開始,就面對的諸多問題,從手提的動到各種功能,其實最大的問題真的只有一個,就是成本。 成本的考量從設計上來討論,而不是很粗暴的從材料上去談,也因而造成了很難降低的成本問題,因為以設計的成本降低主要建立在"大量生產"的前提上。如果沒有大量生產的前提,也就沒有所謂的靠設計來降低成本這件事;因此大多數的廠商直接從材料上去削減成本也是很直接的做法。 回歸設計DIY系列的基礎,原本就是讓使用者自己組裝的產品,雖然後面販售時都是組裝好的成品........所以也得面對市場的考量,如何有效的降低成本→才能降低售價。 是建立在未來可能大量生產的前提上....也許、可能、大概吧.... 先重新建立設計條件: 1.烘焙量:最大800g 2.風門:機械風門 3.集塵:烘焙一鍋可收集的量 4.重量:12~20kg(成年人單手可提) 5.減少螺絲 6.簡易的配電 7.容易組裝的誤差值 8.外觀 大概是這些,開始重新思考了。

風門

 就烘豆機的設計上來說,風門的需求來自於時代的改變。 咖啡在每個時代供應的社會階層不同,烘焙所需要的設計也大不相同。上流階級有奴隸或是僕人可以代勞,當然不用考慮烘焙時產生的煙與銀皮問題;近代的人口大增,社會工業化的推進,各種行業開始應運而生,這些都是人類社會為了增加效率而做出的改變,烘焙咖啡豆也因此必須因應社會的需求,有效的處理煙與銀皮就成了必須的條件。 如何有效的處理烘焙時產生的煙與銀皮?首先就是將煙與銀皮集中處理,於是利用抽風來收集煙與銀皮就成了有效的低成本方式。 而較強的抽風當然可以有效集中煙與銀皮,然而過強的抽風會影響烘焙的效率,強抽風→冷空氣進入快→為了提高加熱溫度→更大的火力→烘焙控制不易。於是在特定的狀況下控制抽風量就是設計上的重點了。 所謂烘焙的特定狀況:在什麼溫度時會有大量的煙或銀皮產生? 我個人認為,採用風門來控制對烘焙桶的抽風,是時代進步的一種過程,較早期的古典烘豆機設計,對於用馬達帶動烘豆機運作,主要依靠大量的傳動裝置:齒輪、皮帶、鍊條等等;因為馬達在當時是價格高昂的零件,更多的是由一顆馬達帶動烘豆機所有運轉元件,要調整馬達轉速的方式也只有更換傳動裝置了,這種條件下,要控制抽風的大小,風門確實是行之有效的低成本設計。 德國的Probat烘豆機在這一點提出了穩定有效的平衡設計:固定風門的烘豆機 L-12。也難怪這台烘豆機銷售極佳,也是眾人認為經典的設計。 風門的設計讓烘豆機的操作變得多樣化,近代的資訊流通加快,對於烘焙的看法越來越多元。 現代越來越多烘豆機變頻風機,原因來自於馬達、電機控制元件的價格降低與精度的提高;我相信早期的設計者應該都有想到直接控制風扇轉速來調整抽風量,在當時的狀況反倒成了奢望,畢竟零件的價格高昂,價格太高也乏人問津。 抽風的重點我會放在集中煙與銀皮以便處理,烘焙過程中什麼時候會出現煙與銀皮,這就端看烘豆者的觀察與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