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與諮詢
維修要收多少費用?這一點很有趣,因為大多數的材料在網路上都能查到價格,但是怎麼知道哪邊有問題?網路上查的到嗎?找到問題後,怎麼更換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之前汽車的擋風玻璃因為高速公路上飛濺的石頭造成破裂,硬是撐了兩年沒處理,後來長期停在外面,陽光曝曬與大雨,裂痕越來越大,於是更換了副廠的擋風玻璃。而一些在擋風玻璃上的感測器雖然有裝回,仍然有些狀況產生,這次遇到的是雨滴感測器,偵測雨滴多寡來調整擺動雨刷的頻率,回原廠說更換模組需要近萬元,想了一下,還是暫緩;後來用ChatGPT 搜尋更換雨滴感測器,有幾個美國的影片教學,再加上台灣的影片找到替代品,忙了一下午後,也算更換完成,雖然有些不盡人如意的部分,但是也算靠自己DIY完成維修。 這是諮詢,利用AI來搜尋一些特定的訊息,其實在解決身邊大小事是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維修更換呢?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如果說拿著AI得到的答案,自己動手,那也就算了;但是拿著AI的答案要求別人動手,總不能說,這是我找到的答案,因為我已經知道答案,所以要求別人動手施做還不能收取太多施工費用,因為賺太多?這道理也太有趣了。 我總不能跟營建商說我都知道材料多少錢,所以要求營建商只能用最低薪資來計算施工的費用... 所以大家還是善用AI的功能,試著去找出答案,然後自己動手施做,除了可以省下請人施做的費用外,自己也能有點成就感,不是嗎? 這樣就可以省下太多的費用了。 像是自己開怪手挖地基,自己動手綁鋼筋,自己鋪設地磚,自己裝設水電等等,這些應該都是看影片就能學會的吧? 烘焙咖啡豆也是,只要看影片就能學會了。 也許這就是現實有趣的部分了。 在這些與其他人的活動中,慢慢查覺自己的現況,也算是有所收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