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5的文章

風力去石機的紀錄_B

圖片
 討論到風力去石機的基本概念,就是利用烘焙後的咖啡熟豆重量減少與體積增加,可以利用風力帶動,而石頭等異物在烘焙後的重量體積並不會有太多改變,於是帶動咖啡熟豆時無法帶動石頭,就可以利用這種方式來選別咖啡熟豆與石頭。 關於熟豆在進入儲豆桶內的破碎現象,則是因為進入儲豆桶的咖啡熟豆快速撞擊內風管造成的,這一點在之前的機器測試時也會發生,當時採用泡棉包覆來做緩衝,這一次應該會直接切掉內風管來試試。另外考慮的修正方式則是將入豆口多加上指向的出口,讓熟豆直接掉落桶底。 兩種作法哪種比較好?或是需要兩種都做?還是得測試。 目前更大的問題是風機的選擇,還有風機的位置,因為改為中壓風機後重量大增,很明顯的狀況是頭重腳輕,這樣在移動設備時容易造成傾倒。 這一點也得考慮。 整個作起來的結果,卻是設備體積增加,成本增加。 真的蠻好笑的。 目前台灣有人代理震動篩來做去石的工作,由於日製且價格便宜,受到廣泛的使用。 震動篩的優點在於可以分類出重量細微差異的物品,在工業的各種場合裡被大量使用。 缺點是篩選速度較緩慢,因為要利用震動來篩選重量差異不大的小型物料,就必須增加篩選的時間。 而風力去石機,篩選的速度就快多了,但由於造價與體積的緣故,低價小型化的可能性? 我認為是有可能的,但是得建立在大量生產銷售的基礎上。而且必須開模沖壓製作來降低成本。 然而開模具的費用與銷售量的對比,這又是另一個難題。

風力去石機的紀錄_A

圖片
之前自以為設計了一組桌上型的風選去石機,但是完全沒有數據可以參考,像是桶身的容量?抽風的壓力?選石的大小等等? 仍然是老樣子的做法,找找現有的商品與影片,然後去想像,把設計圖畫出來,做一台來測試。 最早的做出來大概是這樣: 選用95W的定速風機,儲豆桶採用集塵桶的型式。 使用上出現的問題: 1.抽力不足,有太多熟豆時,入豆槽會阻塞。 2.熟豆進入豆倉時,打到出風口的內風管,造成熟豆破碎。 3.入豆倉仍然會殘留少數熟豆,無法完全被抽完。 4.儲豆桶底部的抽屜太重,不易使用。 後續的改善: 1.改為轉速較高且可調整的DC風機。 2.內風管先覆蓋一層發泡棉,增加緩衝。 3.入豆倉先不動。 4.儲豆桶底部改為錐形。 效果還可以,但是抽力不足的問題仍然明顯,查詢現有的商業風力去石機,選用的風機各有不同,而美國的現在採用真空泵,這也是我在後續設計風力送豆系統時發現的。目前曾經看過使用這類型的高壓風機,也稱為渦旋式氣泵,主要用在真空包裝機上,而一些工業用的烘豆機則採用這類型的風機來提高抽風壓力運送生豆。 原本就希望能採用小型風機來設計,但明顯的是抽力不足的問題很明顯,就得好好考慮是否選用中高壓的風機,但中高壓風機的馬達多為1/2HP以上,要採用110V就比較困難。 在實際使用上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次入豆量,入豆量雖大,但只要抽風夠強,就直接抽上去,相對的,能夠挑選的異物重量較大,太輕的異物仍然會被抽上去。 一開始只打算做個2kg用的,畢竟賣比較多的烘豆機都是2kg以下。 客戶的要求就從2kg直接到7kg,因為我有做7kg的烘豆機,這樣想想也沒有錯。 於是繼續修改。 整組去石機加高,主要以7kg烘豆機的高度設計,控制箱的部分暫時先用現有的控制箱製作。 風機採用DC馬達,可調速,最大風壓843Pa、最大風量397CFM,但仍然需要實際測試。 就入豆量而言,抽風仍然較弱,但對客戶來說,能有效選出異物是重點。 所以抽太快效果也不好。 實際上利用烘豆機下豆檔板來調整熟豆掉落入豆倉的速度: 後來又做了一台,主要改善一些細節,像是控制箱的位置等等。 但寄到花蓮客戶實際使用時,提出了入豆倉高度低(對Probat 5而言),控制箱方向、抽力不足、熟豆破碎等問題。 後來就是請客戶寄回,我再重新設計,只是選用風機的問題比較大,因為如果直接採用真空泵,會有熟豆被抽進去的泵內的問題,另外的做法就是另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