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17/18

五月一日 勞動節
先不論如何,本以為可以休個假,老爸大人也說我可以睡個爽,然而,苦命人天生就是不得安寧,先是早上7點整間工廠鬧烘烘的(胖重家裡是食品工廠),鐵皮屋的隔音效果是"沒有"。
於是吵吵鬧鬧到了11點,接著便是送貨,路程有點遠.......嘉義~彰化來回一趟。
算了,我歹命!
先不論歹不歹命,豆子還是要烘。
這次烘焙的是哥倫比亞17/18孔的。
豆子不大顆,含水量挺足的,加上被塑膠袋監禁了一年............也是咖啡啊!
感觸再感觸,還是認份點烘....
A與B顏色的差別:

A B
烘焙前/烘焙後 300g/245g 300g/243g
一爆開始 18'36 15'32
一爆結束 20'06 17'30
二爆開始 21'59 20'10
下豆 22'45 20'35

A組分別在8、12、15、17、20分時將火力逐漸加大;B組則是10、13、17、20分時火力逐漸加大。

發現沒?烘焙時間較長的顏色反倒比較深。
這是因為A組在烘焙時,起始溫度較低,造成脫水時間拉長,因此我讓一爆結束與二爆開始中間的時間縮短,火力加大,於是著色度較深。
外表還有一點差異,就是表面的縐褶,A組表面的縐褶較多,而B組較少,也是一、二爆之間的時間長短造成的,由於A組一爆後我沒有稍微拉長時間,以致有部份豆子膨脹不完全,縐褶便較多。

味道上的差異,A組的味道較為單調,B組的味道比較豐富,尤其甜味較為明顯,應該是脫水時間的長短將部分的味道燃燒掉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