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烘豆機之始與末....1

早在幾年前買到第一批生豆時,大概就會進行到這一步吧!
無論是妄想著日本的手網,到自己如無頭蒼蠅般四處碰運氣尋求可用的替代品,各種尺寸的篩網、鐵網........
直至在緣份下認識台中的鄭先生,才能近距離接觸烘豆機,慢慢的進行至自己手工製作小型烘豆機,前前後後竟有六年,真是時光飛逝!
為何要自製烘豆機,理由相當簡單:沒錢!
單就趣味的因素並不足以支撐我一直玩咖啡,真正繼續讓我堅持下去的因素卻是經濟因素。
想喝咖啡→想喝好咖啡→想喝便宜的好咖啡→想喝便宜又新鮮的好咖啡!
一目瞭然。
退伍後雖然想往咖啡的路上前進,在咖啡店打工、咖啡器材店的工作。在在都讓我覺得,想玩好咖啡,除非經濟夠充裕,那經濟不夠充裕的呢?
後來還是被叫回家裡工作。
樣樣通卻樣樣不精的人,並不容易生存。
個性陰沉不好動的人並不容易成為一個好業務。
忙碌又莫名其妙的日子不斷過去,我還剩下一點可能可以自傲的只剩咖啡。
我願意用手網烘焙。
我願意嘗試各式各樣的技巧與器具。
學的越多越覺得自己的不足。

從日本帶回一台手搖烘豆機,花了我兩個月薪水。
嘗試製作烘豆機:

第一台自製烘豆機。


朋友開店,為了減少成本,烘豆是一件比較有效的方式。
一般個人開的小咖啡店,在初期便想投資一台1~3KG的烘豆機是比較困難的作法,除非運氣好剛好遇到二手機器,然而熟悉機器又是一段時間,也不能確定這般投資的效果,便嘗試自製烘豆機。

容量300g,鋁板製。

創用 CC 授權條款
著作蔡政育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留言

匿名表示…
請問馬達與齒輪可以到哪裡買?
蔡默言寫道…
馬達與齒輪,如果位於台北的話,可以到興城街(位於民生西路與民權西路之間),有不少的店家可以問,價格便宜(拆船貨),馬達又有同步馬達與感應馬達之分,同步馬達體積較小,感應馬達體積較大;如果烘焙豆量小的話(250g以內),建議採用同步馬達,價格便宜,缺點是同步馬達無法調整轉速,如要調整轉速的話,就得用感應馬達。
建議事項:購買時要確認馬達的軸徑(購買齒輪時會用到)、轉速(每分鐘50~60轉)與輸入電源(ACorDC),別忘了電容器,如果不熟悉齒輪的比數,不建議靠外加齒輪來調整轉速,因為調整齒輪的中心軸會有難度。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