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機的殘念
上個月將製作好的烘豆機搬到台北的朋友家中。
委請朋友試機,並提供一些意見。
朋友是跟我同時期開始手網烘焙咖啡的同好,維持著自家烘焙自家喝的好習慣。
手網後使用的是從日本帶回來的手搖烘豆機: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41n-rkXADUL.jpg
一次烘焙的量是500g。
對於新製作的烘豆機有相當的期待,然而,這幾天聊到的心得卻是讓我重新思考了烘豆機的本質。
一個星期烘焙一次,追求的只是新鮮的咖啡豆。這樣的心態在烘焙咖啡後,如未有開店做生意的意願,其實只是成為了生活上的一個習慣而已;跟自家烤麵包的心態類似。
畢竟,如果沒有大量咖啡豆的需求的話,我想一般會自己烘焙咖啡豆的人最初的心態都是為了新鮮、便宜這兩點才動手的。
這樣說來,我所製作的烘豆機其實製造了許多的困擾,尤其對於這些人而言。
因為烘焙的時間拉長(需要熱鍋),繁複的操作(馬達轉速、火力調整、風門),體積太大。
這樣其實不如原本使用的手搖烘豆機。
加上烘焙要求的增加,淺焙中焙的流行,對於習慣喝中深焙的人來說,偶一喝之無妨,畢竟不是習慣,那這樣的機器是否供過於求?
所謂的家用,除了價格,重點仍然是簡單好用。
那烤片吐司,一般人會考慮使用大型的專業烤箱或是便宜的小烤箱,甚至用平底鍋就好呢?
這樣想來,其實很多的功能就要考量了。
那這台製作的烘豆機..................

本著作由蔡政育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委請朋友試機,並提供一些意見。
朋友是跟我同時期開始手網烘焙咖啡的同好,維持著自家烘焙自家喝的好習慣。
手網後使用的是從日本帶回來的手搖烘豆機: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41n-rkXADUL.jpg
一次烘焙的量是500g。
對於新製作的烘豆機有相當的期待,然而,這幾天聊到的心得卻是讓我重新思考了烘豆機的本質。
一個星期烘焙一次,追求的只是新鮮的咖啡豆。這樣的心態在烘焙咖啡後,如未有開店做生意的意願,其實只是成為了生活上的一個習慣而已;跟自家烤麵包的心態類似。
畢竟,如果沒有大量咖啡豆的需求的話,我想一般會自己烘焙咖啡豆的人最初的心態都是為了新鮮、便宜這兩點才動手的。
這樣說來,我所製作的烘豆機其實製造了許多的困擾,尤其對於這些人而言。
因為烘焙的時間拉長(需要熱鍋),繁複的操作(馬達轉速、火力調整、風門),體積太大。
這樣其實不如原本使用的手搖烘豆機。
加上烘焙要求的增加,淺焙中焙的流行,對於習慣喝中深焙的人來說,偶一喝之無妨,畢竟不是習慣,那這樣的機器是否供過於求?
所謂的家用,除了價格,重點仍然是簡單好用。
那烤片吐司,一般人會考慮使用大型的專業烤箱或是便宜的小烤箱,甚至用平底鍋就好呢?
這樣想來,其實很多的功能就要考量了。
那這台製作的烘豆機..................

本著作由蔡政育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