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002的第三場組裝試烘活動與一點心得
這是第三場的組裝活動。
來的人一如以往的........算多吧?
十幾個人這個場地算剛好,也有幾個朋友來幫忙。非常感謝!
DIY002的發想最初是從IR-500g為基礎開始的。
IR系列已經有IR-500、IR-1.5、IR-2三種。原則是使用瓦斯紅外線爐,IR-500採用沖孔直火鍋,IR-1.5用的是有些許沖孔的不鏽鋼鍋,IR-2是半熱風鍋。
小型機其實相當難製作,主要原因是火源與抽風會受到烘焙量太少的影響,很難達到平衡,後來開始接觸差壓顯示器與變頻抽風,才慢慢地把這些火源、熱風的概念做了一點整理。
而DIY002形成模組化的概念主要是為了做實驗得到可以實用的機械數據,收集的資料也需要做個完整的紀錄,曲線紀錄程式等等也逐步地進行。
究竟DIY可以做到什麼地步呢?
從烘豆機可以做為探究的一種手段。然而將套件釋出,也是必然的過程。
而這個必然的過程途中會伴隨著或許是名為"價格"的一種壓力。
漸漸有人寫信給我希望我能提供價格,但是無論何種價格,總會出現價格太高的問題。
DIY的原則是,動手做做看。除了得到動手的樂趣外,也能從中了解"人工"的價值這一點,而習慣討論CP值的台灣人卻也習慣使用價格去直視商品的價值。
有個網友問我可否用6900元製作一台烘豆機,後來便直接購買了日本的手迴焙煎機(15000元),問我說這樣是否太貴?
用的到就是便宜,用不到就是貴!我是這樣回應的。
其實烘豆的人都知道烘豆機的價格,而沒開店的話,幾萬甚至數十萬的花不下手,幾千的又覺得功能不夠,那這樣的人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想大概什麼烘豆機都不需要吧。
下圖是DIY002把所有模組裝上身的狀態:
來的人一如以往的........算多吧?
十幾個人這個場地算剛好,也有幾個朋友來幫忙。非常感謝!
DIY002的發想最初是從IR-500g為基礎開始的。
IR系列已經有IR-500、IR-1.5、IR-2三種。原則是使用瓦斯紅外線爐,IR-500採用沖孔直火鍋,IR-1.5用的是有些許沖孔的不鏽鋼鍋,IR-2是半熱風鍋。
小型機其實相當難製作,主要原因是火源與抽風會受到烘焙量太少的影響,很難達到平衡,後來開始接觸差壓顯示器與變頻抽風,才慢慢地把這些火源、熱風的概念做了一點整理。
而DIY002形成模組化的概念主要是為了做實驗得到可以實用的機械數據,收集的資料也需要做個完整的紀錄,曲線紀錄程式等等也逐步地進行。
究竟DIY可以做到什麼地步呢?
從烘豆機可以做為探究的一種手段。然而將套件釋出,也是必然的過程。
而這個必然的過程途中會伴隨著或許是名為"價格"的一種壓力。
漸漸有人寫信給我希望我能提供價格,但是無論何種價格,總會出現價格太高的問題。
DIY的原則是,動手做做看。除了得到動手的樂趣外,也能從中了解"人工"的價值這一點,而習慣討論CP值的台灣人卻也習慣使用價格去直視商品的價值。
有個網友問我可否用6900元製作一台烘豆機,後來便直接購買了日本的手迴焙煎機(15000元),問我說這樣是否太貴?
用的到就是便宜,用不到就是貴!我是這樣回應的。
其實烘豆的人都知道烘豆機的價格,而沒開店的話,幾萬甚至數十萬的花不下手,幾千的又覺得功能不夠,那這樣的人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想大概什麼烘豆機都不需要吧。
下圖是DIY002把所有模組裝上身的狀態:
以分享的角度來說,資訊的揭露主要是我個人從事製做烘豆機與烘焙的一些心得,至於這些資料看的人怎麼使用,我也是管不著的。
畢竟,任何事物的價值在於當下的人怎麼去使用,同樣一台烘豆機有人可以烘焙出美味的咖啡,有些人只能炒出燒焦的豆子。
這樣想,也就看開了一點了!
畢竟,任何事物的價值在於當下的人怎麼去使用,同樣一台烘豆機有人可以烘焙出美味的咖啡,有些人只能炒出燒焦的豆子。
這樣想,也就看開了一點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