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與瓦斯的一些看法.......(續)

大概聊一下電熱與瓦斯火源的一些操作上的狀況,另外來提一下個人認為的優缺點。
電熱管的部份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體積小、還有較乾燥的熱風。因為瓦斯燃燒後會產生水,普遍使用瓦斯火源的烘豆機需要較強的抽風機,一部份為了有足夠的氧氣讓瓦斯充分燃燒,一部分也是要避免產生的水氣影響到烘焙桶內的豆子,這點很難去舉證,而採炭火烘焙的咖啡豆,脫水的狀況較佳,也許可以列舉一二。
電熱管不需要氧氣,所以單純加熱空氣產生的熱風相對較為乾燥,而Loring的全熱風烘豆機於2016年展出的機型中有特別增加一組水管接頭,一方面可以做為避免溫度過高起火時的預防用水,另一方面也是有烘豆師認為二次燃燒的熱風過於乾燥,影響咖啡豆的風味。
小型機器就先不討論這一部分,電熱管的優點既然是較為乾燥的熱風,如何利用乾燥的熱風來提升風味,則是設計電熱管式烘豆機的重點。
之前測試過SR500的1200W電熱核心,發現雖然溫度能逐漸上升,但是達到一定溫度就無法繼續升溫,造成生豆雖然脫水相當完整,卻無法進入一爆。
這樣說來,熱風的溫度必須足以讓咖啡豆進到一爆,那熱風的溫度必須有600度以上,這還只是300g的狀況下。
當然對於全熱風的設計狀況下,只要熱風夠強,烘焙空間的密閉性足夠,確實只要去考慮熱風的溫度就可以了。
但是牽扯到家用電流的限制狀況,又是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雖說電熱管的安全性較瓦斯高,這指的是在一定的電流額度下是安全的。
為了達到較強的熱效能,最快的方式就是提高電熱管的瓦數,提高功率的同時就是提高電流,基本的計算方式:功率/AC電壓=電流。
1100W的電熱管所需的電流是:1100/AC110V=10A
而家庭用電的電壓普遍落在AC100~110V,而電流附載約莫10~15A,家用電的開關附載至少都是20A~30A,這裡可以去計算一下,瞬間大電流產生時,安全開關會自動跳掉,之後只要關閉大電流的電器,再重新開啟安全開關就行了。
家用電器持續使用的通常是冰箱、電視、電燈、冷氣等等。可以稍稍計算一下這些電器同時使用時會用掉多少電流,那剩下的就是烘豆機可以使用的電流。
這裡提到的重點是"持續使用",持續使用大電流的電器,要考慮的除了家用電流的負載外,另一個要特別注意的重點是電線。
每種規格的電線能夠附載的電流數是有規定的,危險的地方是家用電線的老化與附載限制,簡單的說,我使用電熱烘豆機時,家用電線能不能撐得住,因為附載過大,電線會產生高溫,結果就是電線走火的事故可能性變高。
當然這是疑慮,設計電熱烘豆機的廠商當然都知道這一點,而在這個限制下要能夠設計出具備一般瓦斯烘豆機的操作性與效能,是有一定難度的。
今天要提高電熱管的溫度可以嗎?當然可以,採用電熱絲就是最快的方式,電熱絲的溫度可以達到上千度,然而電熱絲要考慮的就是持續性還有法規的限制,電熱絲如果外露的話,無法通過歐盟的認證,單純來說,由於溫度太高,必需埋設再機器內部,不可以外露。
廠商為什麼不常用電熱絲設計呢?成本!
電熱絲表面達到上千度,使用的材質相對就較貴,今天會採用電熱設計的以家用規格為主的話,沒必要給自己多增加未來的法規麻煩,而使用者會怎麼去使用又是另一個問題。
目前採用較多的電熱設計就是電熱管盡可能貼近烘焙桶,為了提高接觸熱的速度,烘焙桶較薄,而另一種折衷的方式就是電熱管搭配直火鍋。這樣可以在諸多限制下設計出家用的電熱烘豆機。
這裡就要佩服台灣廠商的應變能力了!
君不見台灣的電熱烘豆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然而電熱式在這些優缺點的限制下,採用傳統瓦斯的烘焙方式合適嗎?
這點就見仁見智了!

另外提到一點,有製作過電熱烘豆機的廠商包括了PROBAT、GOT-HOT、SAN FRANCISCAN、TOPER、COFFEE-TECH、GARANTI、還有韓國的PROASTER等等。較大型電熱烘豆機的另一個特點,連續烘焙時每鍋間隔要降溫需要花上較多時間。

創用 CC 授權條款
著作蔡政育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