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烘焙桶的製作........

烘焙桶大概就是烘豆機的核心了。
咖啡生豆在旋轉的烘焙桶內被葉片攪拌,不斷的從烘焙桶的接觸面、瀰漫在內的熱風不斷的經由傳導、對流甚至幅射等熱的交換,逐漸變成各種烘焙度的咖啡豆。
烘焙桶單純來說,就是個圓形桶,在裡面加上數組葉片,藉由旋轉烘焙桶的過程,固定的葉片會攪拌咖啡生豆。
攪拌的過程中,咖啡生豆的受熱相當的複雜,但不外乎傳導、對流、幅射三種主要的途徑;然而多數的烘豆機,大多傳遞熱的方式都是傳導與對流兩種。
傳導熱算是比較直覺式的熱流動方式,單純的說就是烘焙桶表面的熱藉由接觸生豆表面傳遞熱量,而不斷滾動的生豆又會把吸收到的熱傳遞給其他溫度較低的生豆,所以生豆在進入烘焙桶內的初期,烘焙桶本身蓄熱會被溫度較低的生豆大量的吸收,這個過程會表現在所謂的回溫點上。
回溫點的高低雖然能以入豆溫來調整,通常回溫點的判定都以豆溫為主,但是豆溫的偵測會受到溫度針材質、裝設位置等因素影響,不同的烘豆機回溫點也會有所不同,熱傳遞的過程大致上卻不會有太多改變。而控制入豆到回溫點的這個階段生豆可以吸收到多少的熱,則關乎烘焙桶本身的設計。
以直火鍋而言,表面充滿孔洞供熱風進入,相對的因為質量較半熱風鍋小,單就桶身所能維持的熱量較少,而回溫點通常也會較低,而為了維持一定的回溫點,避免失溫,則採用小火來支撐初期的熱傳遞是常有的手法。
半熱風鍋初期所能提供的熱較多,回溫點通常也較高,為了避免回溫點過高或是過熱,高溫關火下豆是許多人會採用的手法。
手法很多,但都以烘焙桶的特性為基礎去延伸,鍋體蓄熱高,相對的火力的大小就會有很大的影響,避免太大的火力造成表面溫度太高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出發點。
鍋體蓄熱較差,大火也未嘗不可,然而較高轉速就成了調整的重點,避免火力過大表面燒焦也是可以的修正方式。

然而烘焙桶的形式大小規格就已經決定的烘豆機的設計的所有基礎。
烘焙桶的價格幾何?
說實在的,與其說價格幾何,不如說有廠商願意做嗎?
很多人覺得烘焙桶只是一張不銹鋼或碳鋼輥圓焊接再加上幾組葉片而已,為什麼價格不斐。
其實都是工錢佔多數!
例如下面的直火鍋,如果直接用沖孔網輥圓銲接,切割線通常會切到孔,然後對接的位置不一定有相接的地方可以銲,孔跟孔沒有地方銲硬是銲上的結果造成板面拉扯位移,無法形成正圓,長期高溫運轉就會變形。

所以只能先切出一塊板送去給廠商沖孔,留下部分的位置作為銲接與加強的部分。然後葉片只能一組一組手工折出角度再銲接,中軸固定的三腳元件只能靠師傅手工對準,因為沒有模具。
對準模具都是大量生產才會製作,但都得在製作中去設計。


沒有廠商會做好一堆模具等著我們去挑選,而製作量少又費工,大多廠商是不願意接這種單的。
有沒有可能做到真圓,可以的,甚至可以用一根鋼條用車床車出來,但是材料工錢不斐。
凡事都考慮到價格的話,很多想法會不斷的限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