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l error

從起心動念到真的製作出一台烘豆機到底會經過幾次試誤?
大概來估算一下!
1. 烘焙模式的選擇?
目前的主流烘焙模式主要採用半熱風式,也有直火式,全熱風式也可以,所以這裡只要選擇一種就可以了。不過大多數玩家都從半熱風與直火兩種擇一,這裡的試誤的數值是:2

2. 烘焙量的選擇?
烘焙桶先從烘焙量開始估算,要烘500g?1000g?2000g?烘焙的量決定了烘焙桶的大小,就以玩家常用的幾種規格來估算,300g、500g、1000g、1500g、2000g,這裡的試誤數值是:5

3. 烘焙桶的長度與直徑?
烘焙量的決定,就是估算烘焙桶的內徑與長度來確定容量,一般都以最大烘焙量的熟豆容積的1.5或2倍的容量,通常會是內徑與長度相當,不過也可以選擇長度是內徑的1.5倍的設計。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4. 烘焙桶材質的選擇?
烘焙桶的規格確定後,而先思考要採用的材質,常見的有黑鐵、鑄鐵與不鏽鋼三種,然而大多數人可以較易拿到的材料則是黑鐵與不鏽鋼,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5. 烘焙桶的厚度?
烘焙桶的長度與內徑尺寸確定了後,就是烘焙桶的厚度,厚度普遍可以取得的1mm、2mm、3mm、5mm,這裡的試誤數值是:4

6. 烘焙桶的中軸尺寸?
烘焙桶的中軸直徑會影響烘焙桶運轉的壽命,普遍的直徑是10mm、12mm、15mm,這裡的試誤數值是:3

7. 烘焙桶內部葉片的數量?
假設烘焙桶內部的葉片一組包括了往前攪拌的底葉片與往後攪拌的上葉片,通常選擇的組數有3、4組,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8. 烘焙桶內部中軸的固定支架?
烘焙桶內部要支撐中軸與烘焙桶之間的支架,通常是前後兩組,而前後支架本身的腳數量擇是依據葉片的組數決定,而支架的製作則分為圓柱形與平面兩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9. 烘焙桶開孔?
根據烘焙形式的不同,直火採用的是桶身為開孔的形式、後方無開孔,半熱風則是烘焙桶身無孔洞、後方採用開孔的板,這裡半熱風的擇有開孔的選擇,開多孔還是少孔?直火的開孔有3mm、4mm兩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10. 前後面板的厚度?
前後面板肩負固定軸承、馬達、入豆、下豆等多樣功能,厚度的選擇多為3mm、5mm兩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11. 前面板的開孔?
前面板通常開孔包括了入豆孔、下豆孔、中軸孔、豆溫固定、爐溫固定、取樣孔、觀豆窗孔等開孔位,每種約略有兩種選擇,這裡的試誤數值是:7*2

12 . 後面板的開孔?
後面板的開孔則較少,主要是中軸孔、如果有馬達固定的話則包括的馬達固定孔位。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13. 烘焙桶的正逆轉?
有正轉、逆轉、正逆轉三種選擇,這裡的試誤數值是:3

14. 軸承的固定選擇?
軸承的固定選擇會影響到正面板開孔的位置,如果選用連座軸承,就必須考慮連座軸承固定孔位與入豆孔、取樣孔、下豆孔、豆溫孔、觀豆窗等開孔位置是否有衝突,一般有兩種固定方式,一是銲接軸承固定座(佔用空間較小)、二是連座軸承。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15. 出風口的選擇?
出風口意指從烘焙桶經由正面板開孔排出的風口,通常分為藏於烘豆機內與置於烘豆機外兩種方式,各有利弊。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16. 風門的選擇?
風門通常指機械式風門、變頻抽風兩種,不過近來有第三種,就是同時包括機械式風門與變頻抽風。這裡的試誤數值是:3

17. 機械式風門?
機械式風門又分為閘刀式與旋軸式兩種,製作上會有不同的難度,主要是從出風口的位置決定。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18. 變頻抽風?
變頻抽風討論到變化頻率的穩定性,主要是馬達轉數會因為變頻器的規格而穩定性不同。這裡可選的是簡易式電阻式開關與工業變頻器,主要是穩定性與價格上的差異。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19. 風管的口徑?
口徑越大,風量增加風壓降低;口徑小相反,要根據烘焙模式去選擇,也會影響風機的選用。常見的為1"、2"、3"、4"四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4

20. 集塵的形式?
常見的為採用旋風集塵器與濾網式,水處理的方式也歸類於濾網式。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21. 風機的選用?
風機的選用包括了葉片形式與功率,葉片形式影響裝設的位置,前傾式與後傾式葉片裝設於集塵裝置的前後有不同方式,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22. 風機的轉速控制?
分為固定轉速與變頻控制兩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23. 烘焙桶馬達的選擇?
烘焙量越大,烘焙桶的容量與重量會增加,還要包括負載的豆量,如果要控制轉速,則馬達的功率要更高。常見的有6W、25W、40W三種功率。固定轉速與控制轉速選用的減速機也不同。這裡的試誤數值是:3*2

24. 馬達帶動烘焙桶中軸的連接方式?
通常有三種:一是中軸直接、包括軸心開孔與連軸器兩種;二是皮帶帶動,皮帶較安靜但是有耗損的問題;三是鏈條帶動,聲音較大但是轉速穩定與不易損壞是優點。這裡的試誤數值是:3

25. 馬達的放置位置?
馬達根據與中軸的連接方式可分為固定於後面板與遠離兩種,固定於後面板有高溫的問題、遠離後面板則有固定位置選擇的問題。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26. 隔熱的選擇?
常見的隔熱材有玻璃纖維與陶瓷纖維兩種,有各種厚度與規格。這裡的試誤數值為:2

27. 前後面板的固定?
前後面板的固定有很多種,主要分為前後板獨立固定與底座固定兩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28. 熱源的選擇?
熱源分為電熱、瓦斯、木炭三種。電熱通常包括了電熱管、繼電器、溫度計、溫度控制器等部件,主要的控制方式分為PID控制與電流控制兩種。瓦斯則分為天然氣與液化兩種,大多數會從瓦斯熱源作為主要的選用項目,因為較易取得與穩定等優點,但是會有相對的危險性,瓦斯火排以紅外線爐與瓦斯火嘴為主要的選擇。;木炭則有備長炭、炭精、木炭三種,這裡以價格帶分為備長炭與其他木炭兩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3*2

29. 熱源高度的選擇?
熱源的傳遞與距離有很的關連性。這裡分為接近與遠離兩種。試誤數值是:2

30. 入風口的位置?
入風口通常指新鮮空氣進入烘焙桶的開孔,主要都必須經過熱源,分為側面與底部兩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31. 電子點火的選用?
採用瓦斯火排的話,會考慮到點火的問題,電子點火分為手動點火與電子點火兩種。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32. 冷卻盤?
下豆冷卻考慮到冷卻盤的設置問題,分為獨立與一體兩種形式。通常採用獨立風扇。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33. 冷卻攪拌?
冷卻攪拌的需求要從烘焙量多寡去考慮,較多時通常會需要攪拌的協助。這裡的試誤數值是:2

34. 豆溫爐溫溫度線的規格選用?
這裡主要採用K-type的溫度線,不過分為常用型與細速型。試誤數值是:2

35. 溫度計顯示的選用?
分為PID與手持式兩種,偵測的數值會因為晶片的不同而有所誤差,價格也有很大的差異。試誤數值式:2

以上大概整理了35個項目,其實每個項目中還有更多的細項,不過懶得寫就先寫大綱就好,其實還有一個最大的項目,就是與廠商之間的溝通,如果不是專業人士或是有相關經驗的人,在設計上與溝通上會有很多的語言隔閡,而這要靠不斷的溝通與學習,都需要時間投入,這些都可以是為成本之一。

-------------------------------------------------------分隔線---------------------------------------------------------
所以上述的組合可能為:
2*5*2*2*4*3*2*2*2*2*7*2*2*3*2*2*3*2*2*4*2*2*2*3*2*3*2*2*2*3*2*2*2*2*2*2*2=54793045278720

結論:試誤的數字挺可怕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