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機的CP值?

一直以來,我總是以個人(玩家?)的角度去看待咖啡這一件事。
雖然也有過年少輕狂的時期,覺得大多數的咖啡店提供的咖啡並不如何,現在想來,也是太過自以為是了。
店家的生存,主要在於提供商品的同時獲取"應有"的利潤,請注意"應有"這兩個字,何謂應有呢?
當星X克與便利商店的咖啡被咖啡人不斷抨擊時,換個角度來看,站在星X客與便利商店的立場,無論提供的咖啡品質如何,仍是有消費者願意花錢消費這杯咖啡。
這杯咖啡的CP值如何呢?
有自己沖煮甚至烘焙咖啡的人大多會嗤之以鼻,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人不會去抨擊這種咖啡的消耗量與金流,畢竟很吸引人不是嘛?
然而這些咖啡豆的消耗量建立在遍佈台灣的便利商店與裝潢美麗的連鎖咖啡店上,單純去討論咖啡的美味與否還有空間,而硬是要撇開營運成本與物流人流金流等成本的話,也談不上CP值了。

再來談到烘豆機的CP值,如果用手網就可以烘焙出滿意的咖啡,何必購買烘豆機呢?
用手網的優點是便宜,不考慮健身的附加效果,在瓦斯爐前揮汗搖動手網10~30分鐘,可以持續下去的人有多少呢?這裡所謂的CP值單純談到手網的價格與咖啡生豆的話,大概很少有設備可以相提並論吧?
扣除烘焙過程其中消耗的熱量與實際烘焙產量的話!
這裡還不討論穩定性。

台灣製作的一些工具機通常會提出"萬能機"的概念,萬能機就是可以提供眾多功能並適應各種不同的製程。
雖然"萬能機"很吸引人,可是實際使用後通常會發覺,為了更換製程需要花更多時間調整工具機,調整的過程還得考慮到穩定性,而多種功能又得仰賴高超精準的製造工藝,高超的製造工藝來自於該產業經驗豐富的師傅,累積經驗需要大量的金錢與時間,那CP值呢?

要提出CP值主要來自個人或產業的需求,一個跨時代技術的發展需要仰賴長期的技術累積,而當下要獲得高於付出金錢的價格的價值時,就得看個人或產業本身具備的能力到什麼程度了。
很多的金屬加工廠都會製作例如輥圓機、折床、銃床等各種工具機,為何不自己製作而值接購買成品呢?
因為主要的工作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工具,自己做雖然便宜,考慮到製作過程中需要的修改與未來的保養維修等,直接購買專門製作工具機廠商提供的商品是更加有效率的做法。
因為時間的不足。
我相信人類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大多的設備應該都做的出來。
但是時間是不足的。

設計需要時間、製作需要時間、修正錯誤需要時間、測試需要時間,而分工則是利用時間的較佳方式,從這一點就看的出來社會分工的概念,就是為了節省時間。

所以設計製作烘豆機很簡單的話,請自己設計並加工,這樣CP值最高。
至於試誤、修改、糾錯等成本當然要自己擔下,也許可以詢問高手,然而高手也沒有必要花時間去告訴你修正的地方。
也許你會想:只不過是順手幫忙一下而已?

試問,你會幫忙他人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