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社大_自家焙煎咖啡基礎_線上課程資料_2020_04_14_01

嘉義社大_自家焙煎咖啡基礎_線上課程資料_2020_04_14_01
關於烘豆的過程中,除了攪拌葉片外,比較常被討論的就是保溫,就如用陶鍋烘豆一般,保溫良好的烘焙環境,除了能有效提供穩定的熱源外,也可以確認熱源所提供的熱量大多會傳遞到生豆,烘焙加熱同時也在加熱設備本身,像下列影片這類對於保溫的追求,算是十分驚人了。
用磚窯的方式來作保溫,我自己看到的,最早主要是義大利等製造的120kg烘豆機,確實在機體內部是用磚砌做為保溫層。
先不論保溫效果(應該不可能太差。),光是熱機大概得花上半天時間吧,再說機器冷卻的時間......
手網、陶鍋等烘焙器具,只要有加蓋,加熱效率就會有顯著的提升,但是也看不到豆子的加熱狀況....
所以手網陶鍋等,為了確保視覺能觀察豆子狀況的前提,大多也不會特意加蓋,也有人發展出不同階段加蓋,大致上來說,大概就是烘豆者自己的發想且能做到的程度吧。

我會建議這樣做(手網加蓋)嗎?
要看烘焙量與烘焙次數,如果一個星期才烘一次,也就那次累一點;但是一天要烘4次呢?大概已經算超越一般健身的運動量了。
※之前從日本帶回一個鋁網,是做為手網使用,有蓋子,蓋子上還有玻璃,可以看到生豆在網內的狀況;大多數人用了一次就不再使用了,原因主要是太重。
下列影片算是蠻經典的,可以參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