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機的進展與需求
烘豆機在這幾年來大量的被開發製造,有趣的是,設計沒變的還是沒變,模仿的還是繼續模仿,大廠的設計越來越注重外觀,藏在倉庫後面的烘豆機都得擺到店門口,顏色五彩繽紛。
有時會想到,未來的早餐店會不會連豆漿機都搬到門口........
其實市面上有很多豆漿機,我太太也買了一台,說多方便多健康,後來用了一個月,現在成了背景色。
重點在於環境與習慣,人類會依據環境形成習慣,有沒有那個環境才有那些需求。
如果沒有每天需要豆漿的需求,那有沒有豆漿機當然不會是必要的。
換句話說,沒有每天需要咖啡的需求,有沒有烘豆機的必要性呢?
現在著重於新鮮這一點,那自己做的必要性?
自己做的前提就是具備應有的知識與時間。
如果沒有時間,那就必須付出可以替代時間的代價→買別人烘好的咖啡豆。
沒有應有的知識,那就必須學習→需要時間與老師。
知識與時間皆備就可以烘出好喝的咖啡豆嗎?也不盡然,因為必須累積品嘗的經驗。
說到這,那到底要不要自己烘咖啡豆?
應該說烘焙咖啡豆的目的,是享受烘焙咖啡的樂趣還是烘焙咖啡豆獲利?
也許我們都太著重於獲利這一點了。
烘焙咖啡豆都必須獲利嗎?
分享的樂趣也是一種利益吧....
知識的獲取也是一種利益吧....
我還是認為,樂趣會讓人持續下去,沒有樂趣,就很難維持,烘焙咖啡豆也許能夠讓烘豆者獲得大量的樂趣。
嘗試一下,讓自己身處探索的過程,就是一種樂趣了。
至於要不要靠烘焙咖啡豆獲利,這真的需要一點覺悟了。
投資的時間與知識可能比想像中的多太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