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烘焙比賽的一些感覺

 今天去客戶店裡商借烘豆機讓參加比賽的朋友練習一下。 台灣製的烘豆機來說,這台3kg的烘豆機其實蠻有樂趣的,但也凸顯出台灣製造的特質,就是什麼功能好就都塞進去.... 離火較遠的薄鍋,攪拌不高的葉片,流量大的抽風管路,很明顯的設計者的目的就是提高所謂的熱風比例。這樣的設計也確實提高了熱風比例,由於採用較薄的鍋體,蓄熱弱且離火較遠的優點就是不會有燒焦豆子的狀況,也可以提高熱風的比例,也因此,只要提高抽風機的轉速,熱量就會很快流失,從烘焙桶內的空隙流失。 空氣在烘焙桶內會從沒有阻礙的空間快速通過,為了讓生豆有效的與熱風混合,攪拌葉片如何有效攪拌熱風與生豆就是設計的重點了,明顯的這台烘豆機的葉片可能在這部分有些許的改善空間,生豆集中在烘焙的單側,風火固定的狀況下第一鍋少量烘焙的烘焙時間反到比第二鍋的多量烘焙時間長。 可想而知,這台烘豆機當然是烘焙量越多越好烘,因為豆量多才能有效的攪拌到熱風,相對的,抽風的控制在這台烘豆機上就成了很重要的因素了。 我自己對於烘焙比賽的淺見,主要還是在烘焙與杯測的間隔時間,比賽為了有效進行,間隔時間是越短越好,如何在大量的杯測中能有效提出風味的表現,勢必在烘焙後即刻進行杯測的時間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了。 烘熟可以嗎?可以,烘熟的結果就是必須養豆幾天風味才會完整發展的話,比賽中的杯測大概率是沒什麼滋味了,為了能立刻提出風味,烘的半生不熟?大概就成了必須的選擇了。 所謂的半生不熟也不是說真的都沒熟,那烘到一爆開始就下豆反到就可以了?不是嗎?半生不熟的指的是豆芯相較於豆表的發展來說,仍然有些微的不完全,因為短時間就必須能提出風味的表現的前提,烘焙較淺,甚至更淺,大概是比較好的方向。 仍然是烘到一爆密集,一爆密集的什麼溫度點下呢?只能從豆表的發展狀態去判斷。剛下豆帶一點夾生味,也是判定烘焙度的另一標準吧。 在這台烘豆機該如何表現呢? 我能提出也不過就是固定風門,調整火力的操作方式了。在入豆時的回溫點去推算這個時期的鍋體蓄熱,並計算出初始火力的大小。利用火力的調整來控制烘焙過程的升溫速度。 而這台烘豆機初期的鍋體蓄熱跟上一個比賽者的操作有關係,觀察上一個選手的操作模式,並估算烘焙桶能提供多少初期的熱量,來回推自己入豆時的入豆溫與火力。 剩下的就看下豆點與運氣啦。 由於還得做烘焙計畫與風味估測,這並不是我擅長的部分,最多也只能提供一點參考意見了。

咖啡與執念

        即使自己會設計烘豆機,但並非從零開始 (畫圖當然是從零開始),有很多借鑑,那烘豆機設計的歸屬到底算誰的呢? 烘豆機在怎麼說就是協助烘豆師控制烘焙過程的設備,基礎還是從人的行為開始,烘焙中如何攪拌咖啡豆能夠上色均勻?火力的大小如何有效調整?能不能看到豆子?都是從這些部分去討論的。 先提出需求→經由設計去達成。 我會思考與大多數烘豆機較不同的設計,主要還是從自身理解烘焙的程度去討論,什麼是烘焙需要的?什麼是烘焙不需要的?烘焙過程中要解決什麼問題? 製作烘豆機大概是我目前人生階段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因為自己製作烘豆機→販售→利潤;這個過程可以讓我維持生活並多少償還一些債務。 但是烘豆機也無法做一輩子,並非我不想做一輩子,而是思考設計本身的生命可以維持多久? 很多烘豆機泯然於歷史中,也有的設計在歷史中堪稱經典。 當然會期待自己的設計成為經典,但是所謂的經典必須有其特點,而這個特點必須是在當時相對於大多數同類產品是有區隔且有效的。例如  Dyson吸塵器。 所以我在設計的過程中是不斷的改善細節,很多細節是很難看見的,短時間也不會有太多明顯的效果,但是在必要時,這些細節就顯得重要了。 所以側火會不會是個經典呢? 大概就只是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吧? 側火在設計上有很多的不便,製作上也比一般火力在下方的烘豆機麻煩許多,而且為了改變火焰的方向,提高抽風的強度,但是要減少烘焙過程中的熱量損失,設計上要注意的細節是很繁瑣的。 至於流出的圖稿,在當時是最好的設計,但是之後呢?任何的一個設計如果沒有下一個設計去做比較,大概也分不出優劣吧? 從這一點去想,也是給自己一點動力吧? 所謂的 "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我還是挺佩服許多烘豆者對於風味的執念,想要呈現一種期待中的美妙風味;這是我無法企及的,大概經歷過一些生活經驗,導致人生的某些神經疲乏,對於風味當然是可以辨別,也可以侃侃而談,但本身是沒有執著的。 總得有些執著,才有更多出人意料的風味呈現,人生大概就在這些執著中,不時欣賞與前進吧。就咖啡這個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