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_01的烘焙開始

這台微型的烘豆機,感謝大家的抬愛,迄今有不少人購買回去使用。 我想,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夠小台吧! 不過也真的太小台了一點,最大量只有180g。但也因為只有180g,烘豆起來比較沒有負擔,排煙也好解決,就樂趣上是很不錯的。 先來說說我個人對於剛開始使用 SUB_01烘豆機的一些看法。 首先,烘焙量少的狀況下,先考慮的是鍋體的蓄熱與火力、風門的搭配是否平衡;鍋體的蓄熱要從最大豆量與實際的升溫狀況去判斷,所以180g對應這台烘豆機上的鍋體,蓄熱是否足夠?我通常採用觀察"入豆→回溫點→100度C"這個階段的時間來判斷。 "入豆→回溫點"的時間在每台機器上,基本都是一樣的時間,在A機器上,1分20秒回溫點,那放入30~100%的生豆量大多都會在1分20秒回溫。所以可以觀察入豆溫與回溫點之間的變化,藉由調整入豆溫來影響回溫點的高低。 回溫點的高低影響總烘焙時間長短。 "入豆→回溫點→100度C"這段時間中,扣除了"入豆→回溫點"的固定時間,就是觀察"回溫點→100度C"的時間來估算前段的鍋體蓄熱是否足夠的一個重點。 這裡先說明,入豆的鍋體蓄熱會因為風門大小與初始火力的高低而有所差異,因為大多從入豆溫去做判斷。我設計的機器回溫點大多都在40~50秒之間,回溫點時間較短,可以觀察到的是變化較大的RoR區間,但也容易有判斷上的雜訊,這一點就看烘豆者如何去判別了。 SUB_01的回溫點時間是50秒的前提下,回溫點→100度C的時間就能夠判別這一鍋的初始蓄熱是否足夠。通常建議的是"入豆→回溫點→100度C"的時間落在1分30秒~2分之間,如果是DIY010等烘焙量較大的機器,會建議落在2:30~3:00之間。 所以請看下圖的紙本紀錄: 這是建議使用者在不了解烘豆機的效能下,先烘一鍋固定火力風門的測試,這樣可以有效觀察烘豆機的效能,並且初估火力風門的效果。 可以從上圖看到"入豆→回溫點→100度C"這階段的時間是2分,也大略估算出"回溫點→100度C"的RoR,就初始火力0.8、風門50%的狀況下,入豆溫160度的總烘焙時間落在15分多,以小機器來說,烘焙時間偏久。可以觀察到後續的升溫狀況,RoR逐漸偏低,但相較於整體(100~1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