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2的文章

SUB_01的烘焙開始

圖片
這台微型的烘豆機,感謝大家的抬愛,迄今有不少人購買回去使用。 我想,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夠小台吧! 不過也真的太小台了一點,最大量只有180g。但也因為只有180g,烘豆起來比較沒有負擔,排煙也好解決,就樂趣上是很不錯的。 先來說說我個人對於剛開始使用 SUB_01烘豆機的一些看法。 首先,烘焙量少的狀況下,先考慮的是鍋體的蓄熱與火力、風門的搭配是否平衡;鍋體的蓄熱要從最大豆量與實際的升溫狀況去判斷,所以180g對應這台烘豆機上的鍋體,蓄熱是否足夠?我通常採用觀察"入豆→回溫點→100度C"這個階段的時間來判斷。 "入豆→回溫點"的時間在每台機器上,基本都是一樣的時間,在A機器上,1分20秒回溫點,那放入30~100%的生豆量大多都會在1分20秒回溫。所以可以觀察入豆溫與回溫點之間的變化,藉由調整入豆溫來影響回溫點的高低。 回溫點的高低影響總烘焙時間長短。 "入豆→回溫點→100度C"這段時間中,扣除了"入豆→回溫點"的固定時間,就是觀察"回溫點→100度C"的時間來估算前段的鍋體蓄熱是否足夠的一個重點。 這裡先說明,入豆的鍋體蓄熱會因為風門大小與初始火力的高低而有所差異,因為大多從入豆溫去做判斷。我設計的機器回溫點大多都在40~50秒之間,回溫點時間較短,可以觀察到的是變化較大的RoR區間,但也容易有判斷上的雜訊,這一點就看烘豆者如何去判別了。 SUB_01的回溫點時間是50秒的前提下,回溫點→100度C的時間就能夠判別這一鍋的初始蓄熱是否足夠。通常建議的是"入豆→回溫點→100度C"的時間落在1分30秒~2分之間,如果是DIY010等烘焙量較大的機器,會建議落在2:30~3:00之間。 所以請看下圖的紙本紀錄: 這是建議使用者在不了解烘豆機的效能下,先烘一鍋固定火力風門的測試,這樣可以有效觀察烘豆機的效能,並且初估火力風門的效果。 可以從上圖看到"入豆→回溫點→100度C"這階段的時間是2分,也大略估算出"回溫點→100度C"的RoR,就初始火力0.8、風門50%的狀況下,入豆溫160度的總烘焙時間落在15分多,以小機器來說,烘焙時間偏久。可以觀察到後續的升溫狀況,RoR逐漸偏低,但相較於整體(100~1爆前

聲明書

圖片
聲明書

設計與自我解嘲

 設計烘豆機的過程算是一種零件堆疊與自我感覺的解析。 腦子浮現的是外型與烘焙桶與火排,然後就不斷的掙扎與糾結如何堆疊與組裝,在不斷的拆解與組合中思考  "這麼做會如何?" 我認為設計可以提前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但是也會製造大量的問題,尤其是組裝。 組裝時一邊碎念 "是哪個笨蛋設計這樣難以組裝的零件?" 一邊又想著  "原來那個笨蛋就是我啊?",這種重複解構的過程,也會凸顯身為人的矛盾。 加工時常會遇到誤差,我都是先了解誤差的原因,是設計上沒注意到的數字錯誤或是實際加工上無法避免的精度問題?做為下一次設計的細節調整。 大概就是如此的過程中累積了大量的經驗,通常都不是太好的經驗,但也因經驗不好而能夠深刻的記憶。 跟烘焙咖啡豆一樣,大量的失敗經驗中找出比較不容易失敗的方法,就成了一種個人的烘焙技巧。當然會有所謂的通則,正如機械設計有基礎加工的通則,例如金屬的材質差異與各種零件的公差與規格,這些通則建立起機械設計的基礎。 但也僅是基礎,從這些基礎通則去思考、組合、變化,在不斷測試中找出可以 "實行"的方法。 最大的問題就是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但也正是這些耗費才有後面的成果? 也許吧? 回歸商業的本質來看,提供一種服務能獲取報酬,那多少比例的報酬是合理的呢? 也許烘焙咖啡豆的過程就是一種探討與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