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人手的未來市場基礎上,咖啡店?

 跟烘豆的學生聊天,談到開店這件事情。

最有趣的部分其實是人力與開店時間的改變。
傳統咖啡店主要靠老闆維持開店的時間,相對的店裡以出杯的前提下,一定要有專門負責處理現場的服務人員,所以早期的咖啡店,除了咖啡或是餐點本身外,裝潢的重點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加桌數。
但是越來越多地方提供咖啡了,咖啡店也逐漸提供更多的功能,像是客戶商談、線上工作、讀書等,以實際銷售的狀況來說,平日的翻桌率並不高,這一點在人工相對低廉的時代來說,問題並不大,因為雖然平日翻桌率不高,六日的翻桌率會提高很多,人力也是為了此時供應。

現今的最低工資逐漸上漲,長遠來看,這是好事。相對的,同樣時間所對應的工作效率比,會明顯的高於以往較低工資的時代。
年輕時曾待過一段時間的咖啡店內場,約有30張桌子,最多可容納約80個客人,這80個客人需要幾個人手才能應付?實際上人手最多時,內場加外場也不過5人,那這5個人需要做哪些事情?點單、整理桌面、清潔餐具、補充食材、上餐點、製作餐點、製作飲料、結帳等等,這些過程中要談的上服務態度的話,說實在非常困難,也有遇過打工人員忘記時間遲到的窘況,原本需要3人的時段只剩一個人。這些都是為了對應高房租的店面,不得不縮減工作人員的現實。而高工資的現今,店面即使有大量的桌數,也不見得有足夠的人員可以服務。

咖啡等飲食相關的產業,繁瑣的細節非常多,能用人工取代的部分並不多,因此熟練手上的繁雜工作的員工是必須的,然而對應的工資並不能凸顯熟練工作的優秀員工。
餐飲業的品質維繫在這些工作的細節而細節依靠人手的注意力與態度,如何培養優秀的員工?
換個角度想,為什麼要培養優秀的員工?

前提是優秀員工會長期協助工作的進行,但是咖啡業實際的狀況是剛培養好的員工就離職自行創業或是轉職更高薪水的工作。

長時間與低薪的工作環境要依靠興趣維持是很困難的,這種人也不多,於是真的在咖啡業界留下的,也都算咖啡宅。真單純觀察小型自家咖啡店,一部分都可以算是半個學術單位了。

個人經營的小型咖啡店會逐漸增加,因為人工的缺乏,相應的營業時數的降低,但因為是一個人開店,個人風格也越來越凸顯,這種個人風格,也許才是咖啡宅的最終形態吧。
也許未來的超微型自家烘焙咖啡店會越來越多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