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厚鍋

 鑄鐵厚鍋也算是咖啡界傳言中的流行語了吧!
在爭論哪種鍋體材質較好的討論中,鑄鐵厚鍋總是承載著咖啡人的夢想??

關於金屬材質的導熱等內容之前的文章已經有討論過了。
我自己的看法也不過就是抱持著 " 都做出來比較看看就好了!"

之前都是採用不鏽鋼與低碳鋼製作的,實際上主要是鑄鐵的加工廠商我不熟,所以較少採用鑄鐵加工的零件。

剛好有客戶拿自己製作的鑄鐵烘焙桶來討論,於是就直接製作了一台採用鑄鐵厚鍋的烘豆機。

烘焙量是1.5kg,由於翻砂工藝的一些限制,模具上的攪拌葉片有四組順向,一組逆向。
根據客戶的說法,他在烘焙上採用正逆轉的方式進行,入豆為逆向轉動烘焙桶,生豆主要聚集在烘焙桶後方,要下豆時才正轉,讓咖啡豆往前移動下豆。

由於烘焙桶逆轉時,生豆聚集在烘焙桶後方,這個位置的熱風溫度無衰減,因此熱風溫度極高,葉片較淺,轉速較高。
鑄鐵鍋的優點算是可以維持穩定的高溫,這個高溫其實不會過高,因為鑄鐵的熱傳導較差,鍋體厚,保溫性佳,只要火排設計得宜,即使大火加熱,也不至於讓生豆表面燙傷。

抽風這點來說,採用 4吋的工業風扇,其實只有 14w 的抽風量,設計上採用簡易的集塵桶,由於集塵桶夠寬,銀皮從風管出來,因為空間變大,風速驟減,較重的銀皮就會落在集塵桶裡,並非採用旋風集塵桶的方式。
抽風控制採用擋板搭配機械壓差表。

機器至少勉強能搬動,粗估約40kg,冷卻盤是獨立的。

火排採用進口的義大利POLIDORO_NP系列的5排火排,實際測試後改為四排。

鑄鐵的優點是什麼呢?

設計上,單純來看的話,主要還是建立在厚鍋的保溫基礎上的烘焙方式,高溫入豆,小火,抽風弱,整體的烘焙風格偏向口感厚實與甜感的表現。
與近年流行的抽風強,薄鍋,大火,風格偏向前段香氣明顯,口感較單薄的風格表現大不相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