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火的另一方面
DIY010也算是在我製作烘豆機的時間裡占了不少部分的機種,除了標新立異的側火排,實際在烘焙的操作上也算是有很多意外之處。
當時設計側火主要針對直火烘焙桶,因為採用側火可以避免過多掉落的銀皮燒焦;然而果真是如此嗎?
DIY010側火熱風路徑,霧狀區是銀皮掉落的位置、藍色框是導引火焰往下的導引陶瓷板。 |
明明銀皮聚集處已經離火排夠遠了?卻還是會引燃,這是因為烘焙室內的溫度極高,乾燥的銀皮已經維持一個即將引燃的狀況,只要稍微有點火星就會燃燒起來,當然主要是火焰長度過長 (火排的預混效率佳),再加上導引陶瓷板將火焰往下移動,火焰的無色高溫區就會靠近銀皮堆積處引起燃燒。解決的方向呢?有幾個想法,但是目前不打算改動 (有很多考量...)。
DIY010熱風路徑,烘焙桶內的紅線是直火、藍線是半熱風。 |
以低碳鋼的半熱風鍋為基礎的話,我自己採用火力漸大搭配抽風漸大的模式烘焙,畢竟從早期的直火與半熱風烘焙累積起來的習慣也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一台烘豆機的烘焙模式通常跟使用者的習慣有關,倒也不是哪種方式最好,而是烘焙出來的風格是否喜歡而已。
對於側火烘豆機的優點,對我來說,更多的是體積大小、保養、維修方面的優點更多,至於烘焙的狀況,設計上也算留了很多空間讓烘豆者調整,這一點算好還是不好呢?難說。
對於側火烘豆機的優點,對我來說,更多的是體積大小、保養、維修方面的優點更多,至於烘焙的狀況,設計上也算留了很多空間讓烘豆者調整,這一點算好還是不好呢?難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