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_1.5在烘豆機歷史上的一個節點_4
V_系列的全熱風機,也僅是拾人牙慧,設計上多做了一些細節上的改善外,小型化才是重點。
從現在的角度去思考整體設計與烘焙量,對於大量烘焙的工廠來說,15kg 以上才是基本量的話,對於風味的考量就與現在的少量烘焙的精品咖啡有些區別了。
大鍋菜與小鍋快炒,要吃細緻風味與廚師的手法,快炒店的小炒鍋是不可或缺的,但硬要去跟大鍋菜討論風味的強度與口感,卻也是小鍋快炒的另一個差異,單純來說,大鍋的風味濃郁強烈,小鍋的風味細緻香氣強,這兩者的區別呢?更多的是生豆的品質與價格的討論吧。
只是對於熱風的路徑加上更多的思考,由於進入的熱風加熱路徑較短,入風口是比較狹小的,而抽風出口相對於入風口是偏大,之前製作V_001時,由於採用定速的風機搭配機械風門,抽壓較強的前提下,風門能調整的範圍不多,整體的抽風量也較多,風味是建立在乾淨的基礎上。
V_1.5的熱風路徑。 |
也算時同時解決了銀皮的問題,但是銀皮的問題仍然存在,因為烘焙量較低的狀況下,無法有大量的生豆壓碎銀皮,大銀皮不易掉落的問題一樣無解,至少燃燒的狀況有改善許多。
而入風溫的穩定度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因為熱風加熱的路徑較短,因此量測的溫度點相對也會有一些浮動與變化,但至少浮動的範圍不會過大。
目前繼續觀察與測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