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言_關於烘焙的流程,從橡膠態玻璃態的思考_續

 關於半熱風鍋體的蓄熱在入豆到進入橡膠態的過程。
以豆溫呈現是入豆溫影響回溫點高低,以入豆溫來對照鍋體的蓄熱,鍋體蓄熱多寡也會受到溫度針位置的影響,即使有誤差,但仍然可以做為觀察點。
從入豆到進入橡膠態的階段 (這裡稱為階段 A),是生豆在烘焙過程中吸熱最快的階段,但實際吸熱與豆溫顯示通常因為烘豆機的設計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階段 A的時間影響初期的吸熱量:
鍋體蓄熱高→回溫點高→進入橡膠態。時間較短,為了延長該階段,調小火力
鍋體蓄熱低→回溫點低→進入橡膠態。時間較長,為了縮短該階段,調大火力
利用此模式來控制階段 A,因為每種生豆的吸熱效率不同,可觀察實際進入橡膠態階段對應的溫度與豆色豆貌差異。

在同樣的入豆溫、火力、風門條件下,各種生豆在達到進入橡膠態的溫度所需的時間會有差異。
利用這種方式來觀察各種生豆在階段A 所需的火力。

噴火龍系列的全熱風機與半熱風系統在階段A 的差異在於,全熱風的入風溫度較高外,並沒有鍋體蓄熱的高比例支撐,利用火力可穩定調整入風溫度,加上回溫點通常較低,可在階段A 實現高熱風溫度加上較長的時間,避免因為鍋體溫度過高造成的升溫過快,豆芯吸熱不足的狀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子點火的一些整理

關於烘豆機的火力與風門的測定,個人見解。

Artisan 與 MS6514的設定;下部進氣集塵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