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桶......
早,這段時間很悶吧。 距離上次試烘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感謝你對我設計的烘豆機仍有印象。 就當時你試烘的CRAFT 50,在設計上與Max 使用的是一樣的,細節上相同,後來有做一些改善: 1.烘豆機正面的入豆部件內的排風口大小:A是舊設計;B是新設計 這部分會影響抽風壓力的數值表現,同樣的抽風轉速基礎上,排風口較小,風管內的抽壓數值較大;換言之,排風口大,風管內的抽壓數值就會比較小。 這種設計是為了讓使用者能夠調整細微的風壓,而烘焙的基礎抽風壓力也會改變,新設計的建議最小抽風壓力是 70Pa,最大可達120Pa,而舊設計的最小抽風壓力則是60Pa,最大可達100Pa。這是在同樣的風管與抽風機上的數據差異。 新設計的風壓差範圍較大,可調整的細節較多。 2.火排的入風口,舊設計的火排入風口較大;新設計的火排入風口較小: A:舊設計 B:新設計 入風口影響了空氣混合比,較小的入風口可以有效的加熱進入烘焙桶的空氣,這樣也能減少瓦斯的用量。舊設計的瓦斯用量較大,而新設計的瓦斯用量小很多,加熱的效率影更加穩定;相對的,由於新設計的熱風加熱效率較高,對於蓄熱的效果也增加很多。 目前的新設計來說,瓦斯微壓表只要調到0.5 KPa就可以在12~13分讓三公斤的生豆達到2爆初。 其實火力在側火的設計上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傳導熱的減少與提高對流熱的比例,升溫穩定的前提,在操作上要利用調整火力大小來控制升溫的速度,相對變的比較不靈敏;而這又跟火排在烘焙桶正下方的設計,火力調大時傳導熱明顯提高的狀況又不同。 3.增加了火排的微調針閥與控制電磁閥,可以設定最小的火力與設置排風溫關閉最大火力。 這是基於進入一爆時的排風溫快速上升所設計的,利用排風溫的最高值來關閉火排的最大火力,而排風溫低於設置點則打開最大火力,可以在一爆的過程中維持穩定的排風溫,藉此來控制一爆時的升溫速度;烘焙上可以避免豆表的快速升溫。 而這些設計組合後的狀況則是,升溫非常穩定,基本上在初期設定好火力與抽風壓力,基本上都可以有效穩定的升溫,而銀皮與排煙的部分,採用變頻風機的設計可以得到有效率的排除。 再來討論,你所指出的烘焙桶後面的形狀,這一點有幾個客戶也提過相關的建議,主要還是以P牌、G牌、K牌的烘焙桶設計,烘焙桶尾端採用錐型或是圓弧造型來改善生豆的受熱狀況,依照你的說法,採用錐形或圓弧底設計的烘焙桶,在烘豆量較大時,可以...